年3月,第一场“为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教师、学生作品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中央美院陆续举办了花鸟、人物两次高校专业作品展。11月16日,“全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师作品展”作为又一场关于当下高校书法专业的集合亮相,接棒“为中国画”主题,以总结、展示近些年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书法教学成果,以促进书法教学的不断发展。
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展览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22所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师的参与,集合作品余件,其中还包含部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苦禅、李可染等多位学院老教授作品。
20世纪80年代末,在时任院领导靳尚谊、朱乃正先生的重视和倡导下,由王鏞先生主持开展书法研究室的教学工作迄今,中央美院已建立并完善了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序列,成为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范迪安院长在致辞中谈到:“中央美院书法系走出了一条‘学府气质’为根本的治学、研学的教学制度。在学理上将传统的书法资源与现代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以古开今,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们的创作本身能够接上传统的薪火,寻找到创新的来路。同时,中央美院在教学上坚持书法、篆刻、绘画、文化修养上的同步学习。王镛先生对传统的研究之深与诗书画印所融合出的高度,为书法教学奠定了要求也形成了标准。”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
在书法教学不断增长,社会现实对书法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的形势下,需要提高对书法艺术“艺术性”价值的认识,从书法艺术性层次推动学科建设,需要书法专业教学投入研究精力,延续古代大师们追寻的艺术脉络,走出“传统出新”的书法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王镛
王镛教授在展览发言中回顾了中央美院书法系的建设历程:“书法专业从设立至今已经30多年,想起这些路程,我非常感慨。中央美院的书法传统的一直是深厚的,从徐悲鸿、吴作人院长以及后来侯一民、朱乃正到范迪安院长,都对书法给予了非常多的重视,同时也身体力行。在酝酿成立书法专业的时候,我记得靳尚谊、朱乃正院长征求了各个专业老先生的意见,都无一例外表示了支持。放眼今天,书法热潮发展到现在,尤其是高等教育上,大概有多所院校都开设有书法专业,包括很多理工科院校。这样的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到今天,我认为一直都缺乏院校之间的交流,所以今天的展览和研讨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刘庆和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沈浩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沈浩代表兄弟院校发言,他谈到:“书法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内化于新,外化于形的集中体现。在上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年老一辈艺术家用担当、使命和责任,拉开了高等书法教育的序幕,奠定了今天的基础。他们深入传统,构建现在书法教育体系,规划学科教学步骤,树立学术标杆。在书法热的今天,创作和理论成果层出不穷,高等书法教育扮演重要角色和价值,这是几代人跋涉努力的结果。传薪火、夯基石、谋新篇,如今对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而言,高等书法教育依然有其重要的使命。”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担任开幕式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宣读中国画学院陈平院长贺信:吾中国画学院教学以诗、书、画印为一体,已遂特色。其书法教学亦是如此,故以摹碑帖,研史论,究笔墨,求自然,得心逸。其与各院校同得一理,乃“师古出新”。今蒙各院校志合,同问书法教学,是继承传统之精粹,弘扬民族文化之兴事。
中国画学院书法学科之始,由靳尚谊、朱乃正等先生所倡导,王镛先生引领,初为书法艺术工作室,后为书法系。其教学重临摹、史论、绘画、创作。经数十年执教者有数人,培养学子数百人,得优秀作品近千件。今“为中国画”所展示书法是藉先贤融今人之作,是得中央美院领导与美术馆的支持,是得各院校同仁支持,共聚一处同研书法教学,使之相传有脉,传统有承矣。
嘉宾合影
各位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馆藏作品展示
展览还重点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朱乃正、卢沉等多位美院大师的书法佳作,以呼应中央美院的书法传统。展柜中陈列着中国画学院收藏的各种碑刻的原拓。
展览现场
现场展示的篆刻作品
央美书法系学生外出考察照片以及作品以视频方式呈现
研讨会现场
展览开幕之后,与会高校代表通过展览总结并探讨了当下书法教学的经验与面临的形势,同时对各个院校的教学经验进行交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系主任徐海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教授共同主持了研讨会。就目前的高等艺术院校书法教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徐海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徐海在研讨会上提出,当下高等院校书法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分问题。他首先谈到中央美院书法的学科教育,“中央美院书法系一直秉承的是‘学以致用’,尤其是如何‘用’好。在学习方法上打基础,授之以渔,而不是直接给‘鱼’。在本科专业阶段培养的并不是书法家,而是教授专业的学习方法。在以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社会,都会是起到辅助作用。”
“书法的学习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与绘画的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相比,书法没有‘写生’,都是‘写熟’,这是特点,也是缺点,通过训练,越熟越好也成为重要的问题,需要更好的学习方法去弥补传统学习方法在今天的不足。在专业与非专业教育中,在同样的临摹对象下,我认为在高校专业学习最重要的是,在本科阶段应明确的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宽泛的、可发展的学习方法。”他也提到,专业与非专业的教育差异,则是专业教学水平的稳定性和系统的科学训练。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沈浩对此做出回应,他认为,专业与非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学理”,实践与理论并重。高校教学要搞清楚,临一个字帖,为什么临?好在哪里?好到什么程度?对上、对下的承接和发展是怎样的?这样的教学才是给我们经验和启发,专业教育更有科学研究的成分在里面。将沙孟海先生提出的“穷源竞流”、“转益多师”作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叶培贵教授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各个高校书法教育的现状,他提出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教育体系的共识。“各院校有自己的长处,但是学科的‘短’不一定知道,也没有办法去互补,甚至产生学术的误解。相对薄弱的基础导致的学院教育因人而立,在扬长的同时还需避短。最重要的是在多年的学科发展中,没有快速的形成区别古代书法教育以及其他学科的基本共识,以及基本学理在高校之间的贯通。在没有更多老一辈先生提供的具体指导下,接下来我们当代书法教育者如何继续走下去。找到学院教育的差异,有必要找到一个机制,构建出当代书法学科的观念、教育体系。”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