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眼里的保健品形象 [复制链接]

1#

看到一则消息。某省消费者协会梳理出保健食品十二个消费误区,提醒老年消费者谨防上当。

其中有一条是“撇开医生胡乱买”:一些老人每天要吃好几样保健食品,结果吃出一身病。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首先搞清楚自己缺什么,再确定补什么,怎么补,吃多少合适。

例如,蛋白粉适用于患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晚期癌症者,如果消化功能不错,能吃豆制品、肉蛋类食物,就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服用保健食品不仅应因人而异,还要因病、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盲目滋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者,就不宜服用鹿茸类补品,否则会导致头晕、目赤、吐血、尿血;又如腹泻者如果服用六味地*丸,只能是雪上加霜。看完这样的描述,感到很别扭,不能说消协说的都是错话,但是起码可以看出,说这番话的人是外行,至少,对于蛋白粉的描述不准确,而把六味地*丸当成保健食品更是错误。而这外行也是很多监管部门错打保健食品的背后原因。但是这段文字却提出了一个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