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验案第15亲,不是所有胃胀都用半夏泻心汤 [复制链接]

1#

杏林集叶栏目,

中医验案分享,

在小暑节气,

如期而至...

胃胀小专题3

痞证是啥?

痞证,是脾胃系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消化科的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痞满不适,按之软而不痛,多见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疾病。

本病多见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常出现《伤寒论》的半夏泻心汤的寒热错杂证,运用半夏泻心汤常获良效,特别是病程较短者,常常应手有验。

当然也有不效者,主要是因为辨证不准确,痞证除了半夏泻心汤证外,还常出现脾虚证、少阳证等证型。

今天,“杏林集叶”栏目,继续跟大家分享中医治疗胃胀的案例,大家可以结合上2期的医案,相互参看,上2期文章链接见下:

验案第13:你的反复胃胀,差一首半夏泻心汤!

验案第14: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胀神效的不传之秘?偷偷告诉你

初诊

刘某某,女,46岁,病历号34**,沙口人。

初诊:年2月21日

主诉:胃区胀痛15天

现病史: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心下胀满,累及腰部不适感,口干,口苦,纳可,大便硬,小便调,lmp:21/1。辅助检查:21/2胃镜提示慢性胃炎。兄弟科室建议中医治疗。

舌淡红苔白厚燥,脉弦涩。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痞证(少阳证)

中药处方

柴胡15g*芩15g旱半夏15g

*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0g

枳实15g白芍15g生姜3片

*5剂,每日2次,饭后服用

二三诊、随访

二诊:年2月24日

服用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前方*芩用12g、余药同前,*6剂。

三诊:年3月30日

服用上方后症状消失,大便调。

前日因进食热气食物后再发胀满,口干,无口苦。lmp:15/3。舌淡红苔白厚燥,脉弦涩,右寸浮迂曲。

中药处方

柴胡24g*芩12g法半夏15g

*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0g

枳实10g白芍15g广藿香10g

佩兰10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

*6剂,每日2次,饭后服用

随访:

患者.5.29因眠差(难入睡、梦多、容易醒)前来就诊,诉服用上方后至今未再胃胀,此次眠差就诊,仍从少阳而治得效。

少阳为枢

本案就是属于从少阳论治痞满的典型案例。

“少阳为枢”,表现在少阳对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的调节上,少阳胆是调节脾胃升降的重要环节。

《灵枢·四时气第十九》:“邪在胆,逆在胃。”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等。

原文中有“不能食”、“不欲饮食”、“呕”等邪犯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逆的症状。由此可见,少阳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

患者心下胀满,伴有口干,口苦,脉弦涩,辨证属少阳枢机不利,予以小柴胡汤,加白芍降甲胆;因大便硬,但无腹痛,按腹偏软,苔无*燥,故加枳实。

患者服药后心下胀满明显好转,守方后症状消失,但进食热气后再发胀满,予前方加减治疗,有是证用是方,故可取效。

后记

这一期的“杏林集叶”栏目验案分享,给大家分享了小柴胡汤治疗胃胀,中医治疗胃胀痞证,不是单独一个半夏泻心汤打遍天下,而是需要辨证论治。

关于更多医案经验,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文中药量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交流,具体处方用药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请勿随意试药。

“针灸治痛”栏目往期推荐:

请转告你的家人,这样玩手机可能导致手指残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