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多了就会胃胀其实真正让你产生胀痛感的是 [复制链接]

1#
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今天络络在后台看到有朋友问胃胀的病症。其实络络以前做过关于胃部疾病的相关的专题(《胃胀、胃寒七大胃痛问题,一招全搞定!》,相关连接在文末,点击即可查看)。既然有朋友问,那我们今天就单独聊聊中医是如何解决胃胀问题的吧。

1胃胀的主要原因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暂时储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不同的食物排空的速度不同,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当在病理情况下,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现了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

从中医理论来讲,胃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影响到胃腑,使胃气不能正常和降,气机停滞于胃脘而形成的。

产生胃胀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吃饭时说话。边吃饭边说话很容易让我们吃进许多空气,从而导致胃胀气。

●吃饭过快。有些人吃饭很快,狼吞虎咽,一口饭还没没下肚另一口已经到嘴里了,这样囫囵吞枣,会让大量的空气和饭一起进入我们的胃肠道。

●使用产气食物。产气食物是导致胃胀气的一大因素,豆类、山芋等食物都属于产气食物,这些食物进入肠胃后,容易发酵产气,肠胃产生过多的气体,自然就会有胀气的感觉。

●情绪不良。人的七情与五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心情不好身体也会有各种状况,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胃痛、胃胀气。

●用嘴巴呼吸。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用嘴巴呼吸会将大量的空气吃进肚子,造成胀气,因此,鼻炎患者会经常有胀气症状。

●肠道蠕动功能差。肠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胃肠蠕动,肠胃那条长长的通道不通畅,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就不能排出去。

2穴位按摩解决胃胀问题

胃胀第一穴内关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按摩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胃胀第二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还有调节脾胃的好处。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要缓解胃胀气,按揉此穴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效果会更好。

胃胀第三穴中脘穴

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胃胀第四穴下脘穴

下脘穴位于腹部,距离脾胃很近。中医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章门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

胃胀第五穴太白穴

如果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除了按摩上述的穴位外,我们还可以按揉背部膀胱经的俞穴。即背部的肝、胆、脾、胃腧穴,力度以微感酸痛为宜,大概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左右,缓解胃部胀气的效果更明显。也可以多多按揉腹部,同样有缓解胃胀的效果。

3拔罐治疗胃胀问题

对于胃胀问题,除了按摩和中药外,我们还可以用拔罐的方法。

拔罐选穴:脾俞、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穴。

穴位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上述穴位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45个有效缓解胃胀气的建议

●避免把压力带上餐桌,心情不好时,匆忙进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尽量不要边吃东西边聊天,或嘻哈大笑,以免把空气一起吃进肚子里。

●做简易的舒缓运动,蹲下以手环抱屈曲双腿,将大腿贴近肚子,有助于肠胃消化、解除胃部闷胀感。

●胃胀气时多走动,让肠胃保持弹性。有助于缓解症状。

●喝有助于消化的饮品,薄荷、柑橘类、草本类的茶能助消化。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胃胀、胃寒七大胃痛问题,一招全搞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