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脾胃虚寒,是一个中医名词,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听说过。由于现代人三餐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很多人都落下了「肠胃不好」的毛病。找中医望闻问切一番,医生多半会告诉你:你这是脾胃虚寒了!那到底什么是脾胃虚寒呢?又该如何调理呢?什么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虽然听起来抽象,但以下这些感受你一定很熟悉:
常常肚子不舒服、闷得慌,觉得胃胀、胃酸;
到饭点了总是不知道想吃啥,看见啥都不想吃,吃啥都不太消化;
要么吃点啥就拉肚子,要么肚子越来越胀却两三天都不想拉;
……
总的来说,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多为胃口差、吃得少、肚子容易胀(饭后胀得更厉害)、大便不成形且有时无便意。除此外,还伴有四肢发凉、饮食减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温欲按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后,若不及时进行调理,脾胃虚寒的危害也会越来越严重。如何调理“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多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想要调理好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
1
忌食生冷寒凉
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调理的前提在于忌口,即:
忌食生冷瓜果、带壳海产品、寒性蔬菜等食物;
切忌夏日贪凉服用冰镇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性质偏寒凉的食物有:
蔬菜:苦瓜、竹笋、莲藕、荸荠等;
海产品:螃蟹、生蚝、蛏子、花螺、蛤蜊等;
水果:西瓜、梨、火龙果、山竹、香蕉、橙、椰子等。
脾胃怕生、怕冷,脾胃虚寒的人尽量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凉的食物;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量吃点温热的水果,如龙眼、榴莲、蜜桔、大枣、桃子、荔枝、桂圆等。
2
合理适量的运动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对于脾胃虚弱、体内痰湿重的人,在饮食调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适量运动有益于增强人体正气,但夏季本身就容易出汗,如果再进行剧烈运动,出汗过多,很容易损耗人体津液,造成气阴两虚,因此运动一定要合理适量!。
3
按摩养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养护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给大家介绍几个自我按摩简单有效的养脾胃的方法。
捏脊法
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可以健运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操作方法:双手呈空拳状,小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食指半曲,拇指对准食指前半段,在食指向前轻推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皮肤捏拿起来,沿着脊椎自下而上推至大椎穴。
叩打带脉穴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操作方法: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摩腹、推腹
药王孙思邈言:“腹宜常摩,可祛百病。”长期坚持按摩腹部,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操作方法:推腹,即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闲时也可推推。
4
常读“呼”字音
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操作方法:首先,两手掌相叠,掌根放在胸口处,从上往下推摩至肚脐以下,边推摩边口吐“呼”字气息。口吐“呼”字时,口唇撮圆,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气息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只吐气,不发音,气息匀长不要憋气。
吐字后用鼻吸气,再将两掌放在胸口处,重复上述动作。最后,两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静养片刻。
5
避免坏情绪
中医看来,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易出现腹胀气滞、胃脘不适等诸多病证。
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要想养好脾胃,就要避免坏情绪,用宽容通达的心面对生活。
以上,就是本期「五脏六腑」分享,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右下角让更多人看到!也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哦~感谢你读到这里,每天早上6点,我们都会为您分享中医健康知识,不想错过的话,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