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编辑|李秋艳*健仪
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一年中吃螃蟹最好的季节。
这时候的螃蟹,*多油满、肉厚肥嫩,叫上一群好友围上一桌,大口嚼蟹,这滋味,太绝了!
但是,吃蟹一时爽,一个不慎,有人身上却长出了会跑的包!(头皮发麻……)
蟹之*,很多人不知道。
每一次吃,都是拿命在*。
核桃大的包,从脖子跑到肚子再到腰
恐怖!
11岁的男孩雷雷,家住在重庆奉节。
皮得很,经常一个人跑出去,一玩就是一下午。
听爸爸说,“生吃啥螃蟹可以长力气”。雷雷就偷摸着到河边,抓螃蟹吃。
一开始,他家人也没怎么在意。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雷雷变得越来越奇怪了——男孩子好好的,怎么胸前多了两个核桃大的包块?
还以为自己眼花,揉揉眼睛——咦?两个包,还会在胸部、脖子、腹部、腰部,到处跑!
全家毛骨悚然,医院。
一检查,发现那两个会自己移动的包,里面竟然是虫子!
“偷偷生吃螃蟹了?那就对了,就是因为生吃螃蟹,感染了肺吸虫。”
螃蟹中有寄生虫,中招的不止一人
别以为只有调皮不懂事的孩子,才会生吃螃蟹。
年,一四位小伙子本想着溪水清澈,没有污染,就直接下溪抓螃蟹生吃。
味道是很“鲜嫩”,结果几天后就出现反复发热、腹痛、咳嗽、拉肚子症状。
你看,大人也不懂事……
除了这种“野生食法”,在网上搜了一下,“生吃螃蟹”,还是一类极其受欢迎的菜肴。
比如传统名菜醉蟹,还有来自大吃货潮汕地区的生腌螃蟹。
(生腌螃蟹)
(传统名菜醉蟹)
这些做法,仅用盐腌制、或用醋、酒浸制,都没经过高温烹饪,直接生吃。
感染肺吸虫的风险太高了,每吃一次,都是拿命在*!
生吃有什么隐患?
螃蟹内有大量细菌及寄生虫(如肺吸虫),生吃或腌醉方法并不能杀灭。
像雷雷得的,就是肺吸虫。
这条虫,不能小看。
下面请欣赏它的漫游之旅。
它可能一开始跑到你的皮肤里。
这时候,可以看到如蚕豆或核桃大小的鼓包。
接着,它还会跑到腹部、胸部、腰背部、阴部、腋窝、颈部、四肢等处,呈圆形或椭圆形,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连成串的。
沾上的人,会痒,或者有刺痛感。
更可怕的是,它无所不侵。
如果跑到肺部、肝脏、大脑等部位时,患者可出现咳嗽、血痰、胸痛、腹痛、腹泻、头痛、癫痫、视力减退、瘫痪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很多人说,传统都这么吃,那么多人吃了,不也没事吗?
事实上,这样的吃法,早就有出事的案例。
年,一家三口,本来高高兴兴腌制了一盆醉蟹,医院。
除了生蟹,这两种蟹也别碰!
▲野生*蟹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身边的*蟹居然有这么多!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发现26种有*螃蟹,有些*性很强。
我国在台湾海珊瑚礁等地可发现:蕾近爱洁蟹、雷诺氏鳞斑蟹、绣花脊熟若蟹、正直爱洁蟹、花纹爱洁蟹、铜铸熟若蟹等六种。
怎么分辨*蟹?
它们多数栖息在浅水区域。
一般都有着鲜艳的体色或凹凸不齐的颗粒外壳等此外,*蟹的螯足指节一般为棕黑色,行动缓慢而迟钝。
▲死蟹
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
死蟹内蛋白质脱羧,产生组胺,这是一种对人体有*的物质。
且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组胺积累量增多,*性也越大。
人类食用之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避免隐患,只需一个动作就好了
想要放心享受美味,只要把螃蟹煮熟蒸透就好啦!
但在烹饪螃蟹时,不能以蟹壳是否变红作为煮熟与否的标准。
安全的方法是,在蟹壳变红后多煮一段时间,可在水沸腾后再蒸煮20~30分钟。
蟹本身就有小*,不可过量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就算把蟹煮熟煮透,也不能多吃。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蟹性咸寒,小*”。
蟹性寒,且为高蛋白食品
限食人群——
●高血脂、高黏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者。
高蛋白食物,直接加重血黏度,升高血糖,引发心脏梗死、脑梗死。应少吃或不吃。
禁吃人群——
●高蛋白质食物过敏体质者。
有变应性哮喘、皮肤过敏,过敏性胃肠病,结缔组织病等,禁食。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
蟹含大量蛋白,增加尿酸的生成。
螃蟹与美酒,更是痛风发作的“引信雷管”。应禁吃。
●孕妇、白带过多的女性、及胃虚寒、胃痛胃胀者。
指导专家:
许红梅(重庆医院感染科主任)
刘长波(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这5中妇科病,根本不用治!
美国吸电子烟,死了33人!如今又来收割中国人
蜂蜜吃了会发胖?11个蜂蜜真相,你未必知道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