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伏逢大暑一年里最宝贵的排湿寒黄金期,这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1012.html

///

中伏已至,一年里暑热最盛的日子到了。从7月21日到8月9日,辛丑年的中伏,要热够足足20天。

不止中伏,大暑也火热登场了,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里气温最高的时光。你看「暑」字,人上顶着大大的太阳,如同在蒸笼之中,湿热交蒸。「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说的正是此时的景象。

中伏逢大暑,自然界阳气极旺,虽然酷热难当,但也是一年里最宝贵的排湿寒*金期。你准备好了吗?

1

多出汗+常排寒

中伏天气湿热难耐,这种郁蒸的热天是最难过的。辛丑年是寒湿年,寒湿更甚。

所以,抓住中伏这一阳气最盛、热浪滚滚的时节,别害怕出汗,此时不排湿寒更待何时?

《传家宝》里说:「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方式,在最热的时节适当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改善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的风寒湿气,让身体更清爽健康。

反之,如果任由寒湿在体内积累,可能引起这些问题:

吃凉腹泻,风湿关节炎,浑身酸痛乏力,经常性落枕,痛经,月经量少色暗,头痛,容易感冒,消化不良,喝水都长肉,湿疹,皮肤过敏,皮疹……甚至心情不好,脸色灰黯,长斑等等都和寒湿有关。

这里不得不讲讲空调问题。对不少人而言,没有空调没法睡觉。那在此时呢,就需要注意在空调房慎防寒气入体,睡觉时尤其要注意防护保养的,是腹部。

《本草纲目》记载:「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

古时候的人用肚兜里放艾绒睡觉。作为现代人,我们有更方便、有效的方式:艾灸贴。将艾灸贴贴在神阙穴(肚脐眼),不仅保暖,还不闷不捂。同时,陈年艾绒能在你熟睡期间,默默帮你温煦脏腑阳气,把寒湿赶走,一举多得。

▲灸宝宝艾灸贴

2

三伏清养护中焦

中伏逢大暑,最烦恼的就是暑湿。尤其到了大暑二候,物候已经是「土地溽暑」,天地就像个大蒸笼似的,人呆着特别不舒爽。

脾胃虚弱的人和肠胃稚嫩、脾气不足的小孩子,最易受伤,所以到了中伏,男女老少都要注意护好脾胃。

中焦脾胃虚弱的人,和肠胃稚嫩、脾气不足的小孩子,最易受伤。所以中伏这20天男女老少都要护好脾胃,重点保护中焦。清养脾胃护中焦,做好以下三点:

①饮食清养

中伏饮食少食寒凉油腻的同时,可照民俗:煮面、喝茶、吃姜。

煮面:老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为啥伏天这段时节,民俗要吃面呢?因为小麦去麸后性温,补脾胃好消化,且补养中焦。夏收小麦也正是当时,所以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以面为主食特别养人。

喝茶:要护中焦,有个简单又有效的茶饮,而且近乎不花钱!那就是炒米茶——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是健脾助消化、祛湿寒的好帮手。

我们吃的大米,放在锅里,小火炒到微微焦*,然后密封保存,随时用开水冲泡。

吃姜:「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伏天吃姜,那真是极好的。伏天暑湿重,阳气旺,多吃姜不仅可以散寒祛湿,还能养好脾胃中焦,健脾开胃。习惯性呕吐、腹泻、胃口不好、胃寒的小伙伴,赶紧吃起来。

②艾灸调养

艾灸不仅可以调理已有的脾胃虚寒、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还能保养,以防止出现问题。

艾灸健脾和胃取穴:足三里、公孙穴+腹部打满

常灸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有效调理胃肠功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工作压力大导致胃病频发的年轻人,在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多按摩足三里,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或者直接艾灸此穴,多数胃痛可得到缓解。

公孙穴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功能非常强大,临床上常用于调理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等病症。小孩子如果积食了,家长也可以帮他们艾灸公孙穴,能增强孩子脾胃运化能力,改善积食;刺激公孙穴还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了吐酸水的情况,按揉、艾灸公孙穴也有帮助。

腹部是人体消化系统所在位置,同时有中脘、神阙、关元等穴,常灸腹部对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有着非常好的功效。

最后提醒一嘴,释美艾家的会员们,中伏前后三天,一定要去预约艾灸哦!!

最后别忘了点赞+转发朋友圈哦!

「往期文章」

当暑假遇上三伏天,孩子怎样吃喝玩乐才不受罪?

三伏灸专题丨身体的衰老都是从月经量少开始的!

三伏灸专题丨冬病夏治三伏灸*金13问!

点个在看把艾分享给朋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