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造吗胃病与性格有关 [复制链接]

1#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时,胃口就没有食欲;当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则食欲倍增。事实上,胃肠功能的改变的确可以称做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而许多胃病的发病也是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的。

曾有过这样的病例报道:一名足球运动员受到教练的一顿无理斥责后,敢怒不敢言,引起剧烈胃痛发作,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后来,在一名心理学家指导下,将足球当成教练员的脑袋,把它狠揍狠踢一通,使压抑在心头的怒火泄泻出来,结果胃痛不药而愈。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胃溃疡患者往往具有这样的性格特征,竞争性强而过于自我克制;或被动、顺从、不善于交往,常有某种矛盾心理。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往往存在紧张、压抑、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过强的自制力,喜怒不形于色或顺从压抑的矛盾心理,使情感反应被阻断,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导致肠胃道平滑肌和血管痉孪,局部细胞和组织营养障碍,粘膜抵抗力下降;植物神经紊乱又可引起胃肠道分泌亢进,长期作用于抵抗力下降的胃、十二指肠粘膜,逐渐形成溃疡。

研究人员通过人的胃壁造屡来观察情绪对胃粘膜的影响,发现人在焦虑、怨恨、愤怒时,胃粘膜充血、发红、活动亢进,胃酸分泌显著增多,并出现胃酸腐蚀胃粘膜现象。人在抑郁、悲伤时,胃粘膜缺血苍白,活动降低,胃酸分泌明显下降,局部抵抗力下降,吃进食物也不易消化,并可刺激和损害胃粘膜。

鉴于胃病与情绪、性格密切相关,医学界已把消化性溃疡列为心身疾病。作为应对,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淡定自如、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帝内经》中的《素闻上古天真论》一篇谈到养生时就说道,人们如想得到健康,就要做到“美其食,任其服,高下而不相慕”。意思是人要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吃粗茶淡饭时宛如食山珍海味;穿布衣烂履时犹如着绫罗绸缎;见别人当官,自己既不艳羡也不妒忌,淡然处之,毫不动心。这样才能够益寿延年。

规律饮食。平时要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油腻、肥甘厚腻之品,不吸烟饮酒,不要吃了饭马上剧烈活动,也不要久坐不动,延缓胃的排空。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吃了饭马上卧床。腰带不要系过紧,甜食不要吃太多,油煎油炸等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更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引起食物及胃液的反流。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胃压力过大,引起食物反流。还可以自我点穴按摩,促进胃的健康。如足三里穴是人们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可以经常指压、按摩、艾灸。胃胀胃痛伴有胃怕凉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可用艾灸熏烤肚脐,每天5-10分钟。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用点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姜3-5片熬汤,再撒少许胡椒面搅匀后乘热喝下。

总之,胃病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送大家几句箴言:“三分治疗七分养,预防护理更重要;调理情绪气量宽,饮食规律油腻少;阿Q精神弥勒心,自我解嘲没烦恼;互相谦让为人善,胃病不找精神好。”预祝大家笑口常开,脾胃长健。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