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转眼间已经进入了8月,如今已是立秋节气了,很多人想趁着立秋时节将夏季丢失的营养补充回来,于是纷纷开始准备“贴秋膘”。
一说到“贴秋膘”,吃货们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吃肉吃到撑?吃完再吃点甜品解解腻?想到这里,幸福的口水是不是已经从嘴角流下来了?
且慢!《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曾刊文称,即便是血糖水平正常的人从每年8月起,体内的血糖值也会开始慢慢爬升。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血糖达到一定值,就离糖尿病不远了。
那么在8月份放开了吃是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呢?血糖升高会有哪些预警信号?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避免血糖升高呢?
为什么从8月开始血糖会上升?
这与气温、饮食习惯、运动水平等变化都有关。
气温:进入8月后气温慢慢下降,这会刺激交感神经,并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肝糖原会分解增加,升糖素分泌增多,血糖就更容易升高。
饮食习惯:8月份天气变得凉爽,人们的饮食也开始偏油腻,肉类摄入增加,而蔬菜摄入相对较少。
运动水平:人们在秋季天气转凉时容易疲乏,大部分人运动量减少,而运动往往可以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人的血糖水平在夏季6/7月份最低,但随着秋季的到来,从8月份血糖值开始慢慢爬升,会在冬季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秋冬季的血糖水平要比春夏季更难控制。也就是说,从8月开始,要格外注意控制好血糖水平,预防血糖值慢慢爬升。
血糖升高会有什么预警信号?
如果血糖长期异常增高,一直高于正常值,那么你的身体会有一些“预警信号”出现,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如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吃饱就困、血压偏高等,这些都是长期血糖偏高的“警报”。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会有40%左右患上糖尿病。所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血糖升高?
1.适量合理运动
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年轻人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游泳等,老年人的运动要安全,年轻人的运动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持理想的体重,就可以防止血糖增高。
2.合理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高糖分、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如饮料、甜品、奶油蛋糕等,一瓶饮料含有10块白糖的糖分,而奶油蛋糕也属于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应当尽量避免食用。“贴秋膘”一定要有个度,不要吃太多的高油高糖食物!
在饮食上,主食要适量粗细搭配,蔬菜可以多吃,要注意烹调方式,少油、少盐,每餐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避免肥肉及肉加工食品。可以适当多吃粗粮杂粮,如燕麦片、玉米面等,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3.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不熬夜,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饮浓茶,也不要每天喝太多咖啡。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4.定期血糖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此外,贴秋膘还要注意当心秋膘贴出病
1、肠胃疾病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引起肠胃不适,因此有“暑湿困脾”之说。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再加上油腻食物本就不好消化,易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胃胀等症状。
另外,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频繁吃肥甘厚味之物会让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这时最该做的是给肠胃一个调整适应期,尽量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2、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短时间集中吃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更危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医院老年病科李海聪主任这样介绍到,饮食还应坚持以清淡为主,尽量别吃辛辣、高盐食物,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水分。
3、痛风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导致的疾病。“贴秋膘”时难免会摄入不少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加之活动少、肥胖等因素,就容易引发痛风。秋季痛风发病率本就很高,痛风患者更不能盲目“贴秋膘”。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但高脂饮食和大量酒精摄入是公认最主要诱因之一。这会导致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还可以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与胆胰壶腹括约肌痉挛等,继而出现胰液排泄障碍。
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液自身消化,引起严重的化学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来源:综合科普中国、生命时报、99健康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