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吃吃的假期就要到啦吃的爽别忘了爱护你 [复制链接]

1#

1

这两天,是小孙人生最灰暗的时刻。

小孙是我大学室友,毕了业去了深圳。作为一名编导生,剪辑视频是他的专长。在深圳干了两年,扣了税之后,小孙每个月还能拿到2W多的薪酬。

听着还不错吧?

但干影视这一行的都知道,剪片子的工作,都是一坐一整天,不仅三餐不规律,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两年多来,因为熬夜需要提神,烟酒不沾的小孙学会了抽烟。午夜工作完了觉得饿,还会在深夜和同事出去吃喝一顿,于是本是瘦子的小孙体重也开始增加,从毕业时的飙升到多。

每次大家在室友群里聊天,都会听小孙抱怨:“没日没夜的生活贼难受!”

但因为工资待遇还不错,小孙一直坚持着!

他自我安慰说:眼瞅着要到“三十而立”的岁数了,不挣钱怎么办!

这么有道理的话,一时间我竟无力反驳。

可前一阵,小孙在群里说,这段时间常常冒虚汗,胃也不太舒服,不吃东西就觉得胃酸,吃了又觉得胃胀,有时候还有点疼。

当时大家都没太在意,只是说“医院看看吧”。

孙自己也觉得吃不消,于是请了假,去医院。

也许是碰了个庸医,这医生也没仔细检查,就问了问平日里的生活习惯,开了两盒胃必治和一些健胃消食的药。

小孙就这样回了家,吃了点药,继续把精力投入到工作里。

结果,就在16号,小孙在单位里突然胃疼的不行,浑身冒汗说不出话来,被单医院,做了一次大检查,最后确诊为——急性胃炎,伴有消化性溃疡!

2

胃,是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脏器。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有一种错觉,觉得是某一次的不良习惯,导致了胃疼、胃胀、胃酸等情况。

比如,今天吃到了一道甜点,特别好吃,于是一口气吃到撑,之后不消化又觉得胀,自己就给自己开了药,吃了几片健胃消食片就过去了。

殊不知,这些被我们忽略的小状况,极有可能是长久累积的结果。

忽视意味着更大的隐患!

那胃病的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中医上的胃,指的是有消化吸收功能的一整套系统,不单单是“胃”这一个脏器。

现代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很多都会导致脾胃寒凉,成为胃病的诱因。

经常熬夜

我们人体白天的活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到了晚上就得通过休息,减少消耗来恢复元气。

如果这个时候还不睡,身体为了满足夜间活动需要的能量就会抽调胃气;

胃气被抽调、消耗后,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就会伤了胃气。

生活压力大

在都市中奋斗的年轻人经常会觉得工作压力大。而压力过大,高度紧张的时候,我们的肌肉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紧绷甚至僵硬,而这个时候更多的气血就被抽调去满足大脑需求以保持大脑清醒。

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中,会导致胃气受到损失,使得我们的中焦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影响了水谷精微的运化吸收。

常吃冰冷食物

很多小伙伴都有这种不良习惯。

比如点外卖喝冰可乐、冰雪碧等冷饮。

和朋友吃烤串、炸鸡配上冰啤酒对吹。

去餐厅喝冰咖啡、冰牛奶,吃冰激凌。

在家里还会直接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

而我们的胃就相当于一口大锅,里面的温度接近四十度,这样才能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煮熟煮烂,这就是腐熟水谷。

而寒凉一旦进入胃里,就相当于向锅内的沸水倒入了一杯凉水,想让锅内的水重新沸腾起来就得加大火力或者延长加热时间。这都会多消耗我们身体的能量,即我们的胃气。经常如此,我们胃这口大锅就会慢慢凉下来,并长期处于虚寒状态。寒,还会导致身体出现比如手脚冰凉、肚子大、女性容易痛经等其他症状。

所以,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方式,那我们的胃就容易出现问题。加上入了秋,天气转凉,湿度降低,稍不注意,更容易导致胃寒加重,我们的胃就会出现如胃疼,胃胀,胃里灼热等症状。

3

是不是发现自己已经连续中招了呢?

不要怕,发现问题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清代名医陈修园告诉我们,整部《伤寒论》不外乎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

中医认为,身体中可以利用的“水”称之为津液。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经常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津液则是负责向我们身体运输营养的载体。脾胃受损,生化津液就会不足,津液就不能濡养身体,就会出现诸多病症。

要想养好我们的脾胃,首先就要注意饮食生活的规律性,一日三餐一定要按时适量,避免暴饮暴食,哪怕美食当前也绝不屈服。另外,也需要在日常通过以下方法来补充津液,逐步驱除体内寒气,恢复脾胃健康。

01

恢复津液的“圣品”——大米汤

在《伤寒论》方中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加人参汤等。粳米有保胃气的作用,经水熬制的米汤更有补津液之效。由此可见,咱们说的米汤,实则是药汤!

所以,有时间的小主可以在早上洗漱的空档,花上十几分钟煮上一锅米汤,既当了早餐,又养了胃~

02

养生花茶:暖小主+轻如燕

暖小主采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温经汤的立方思想,暖身驱寒,温胃健脾,温补津液。

轻如燕根据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所记载“外台茯苓饮”化裁而来,选用长白山人参,新会陈皮,以健胃祛湿,佐桂花丁香以芳香化湿,搭配云南普洱更增健脾养胃之功效,口味更加醇厚。对恢复脾胃功能,排出体内寒湿效果极佳。

暖小主搭配轻如燕,可以在补充津液的同时,暖身散寒,温胃健脾,每日3L,改善和恢复你的脾胃功能。

03

艾灸养胃

胃不舒服真的是件相当难受的事儿,胃痛、胃胀、腹泻。。。如何应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中脘穴是个好办法!

另外,平时脾胃虚寒的朋友,也可以坚持艾灸中脘穴、关元穴,每次每个穴位15分钟左右即可。

为了避免自己动手不方便,也可以自己使用随身灸。

使用方法如下,效果基本等同于艾灸盒,更为方便一些,更安全,不易烫伤。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穴位每天艾灸十五分钟左右,每天选择2-3个穴位,艾灸前后一定要多补充水分,多喝粥、汤类。

胃的问题绝对是个大问题!

毕竟是关系到每个人吃吃吃的事儿!

所以平日里一定要注意对胃的养护!

尤其是双节将至

又到了一年玩玩玩,吃吃吃的时候,

更需要格外呵护!

寒凉的食物坚决不吃!

好吃的东西适度少吃!

爱护自己的胃,你能做到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