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寒扶阳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人们偏爱吃冰凉的食物。此时是阳气最盛的阶段,进食寒凉食物会损耗阳气,需要驱寒。人体内的阳气不足,容易导致人体虚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体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生活。
01三伏为什么要养阳01
《*帝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可以温养组织、脏腑,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
02
而三伏,则是夏天中,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于阳气虚的人,抓住时机来补阳气非常关键。
阳虚的表现01
脾阳虚
饮食减少,腹胀腹泻,胃痛冷痛等。脾阳虚之人大便不成型,吃凉物腹泻不止。肚脐周围隐隐作痛,喜吃温热之物。
02
肾阳虚
腰膝冷痛,下肢水肿,尿频尿不尽。肾阳虚之人,总昏昏欲睡,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还出现腰痛怕冷,小腿发凉,膝关节不适。
03
心阳虚
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四肢发冷。心阳虚之人面唇青紫,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胸口隐隐作痛,咳嗽,憋气,甚至还有出现腿肿,动则头晕,阵阵欲扑现象。此外,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也与心阳亏虚,不能养神有关。
02
夏日保健,三伏艾灸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宜补阳,秋冬宜补阴。《*帝内经》讲了个道理,夏天万物是向上生长的,三伏时节,阳气最为旺盛,所以人体气血充盈,毛孔张开,这时艾灸相应的经络穴位,可以较大限度地以热治寒,疏通经络。
《灸法医鉴》里是这样介绍艾灸作用的: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淤散肿、拔*泄热;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03艾灸取穴,因人而异
1.给年老体弱的父母: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腰椎病、颈椎病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老人家气血虚弱,不足以抵挡这些寒湿,便会造成局部的淤堵。这时候可以选穴可用血海、足三里、阴陵泉等。
2.给脾胃虚寒的年轻人来说:平时吹空调多了,感觉毛孔都在冒寒气;肩膀疼、肩背肌肉板结,腰酸腰冷、膝关节发凉;脾胃虚寒,胃疼胃胀、喜欢喝热水,吃凉的东西就拉肚子;女性手脚冰冷、小肚子发凉,宫寒痛经
如果你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好三伏天得天独厚的条件。
SUMMER04三伏天时间表(1)头伏:年初伏:7月21日-7月30日,共10天。(2)中伏:年中伏:7月31日-8月9日,共10天。(3)末伏年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05温馨提示
1.注意身体保暖,尽管三伏天天气很炎热,但是艾灸的时候仍然要避免着凉
2.三伏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三伏灸后不可马上洗澡
3.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附:三伏这样灸,逼出体内寒湿,健康一整年!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也是一年中阳气最充足的时候!
千万别错过冬病夏治的三伏灸
赛尔芙坚信:“正能量、真自我、美自然!”
点击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或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