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全国各地的气温骤降,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围在一起打火锅是最幸福不过的事了。
虽然大家围在一个锅里吃的开心,但是有一种习惯很容易感染或被感染细菌——不使用公筷公勺。
很多人嫌用公筷麻烦,会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夹菜,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容易让我们感染一种常常被人们忽略的致癌细菌——幽门螺杆菌!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能寄生在胃内的细菌。
该细菌的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在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杆菌自然人群感染率超过50%,而在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也就是说,在14亿中国人里面,就有接近8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由于我国没有分餐制的习惯,大家基本都是通吃一碟菜,也很少使用公筷公勺,所以感染率很高。
而且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约有70%的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剩下的30%只出现一些间断、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
2这种细菌是胃病的罪魁祸首?我们的胃处于一个高酸环境,一般情况下细菌都会被胃酸腐蚀、分解,很难存活。
但是幽门螺杆菌却是个例外,它能顽强扎根于胃中,扰乱肠胃系统。
幽门螺旋杆菌在进入身体之后会伤害肠胃黏膜功能,而且还会减慢胃肠道的蠕动速度,让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也减慢,因此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会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淋巴瘤,严重者甚至胃癌。
温馨提醒: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另外,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我们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反酸、打嗝、胃胀,伴有口臭
恶心、呕吐、腹胀、嗳气和食欲不振
腹部隐痛、胀痛、灼痛
胃炎、胃肠道出血、胃溃疡等等
3它是怎么“病从口入”的?数据显示,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
这就表明,很多人可能在10岁前就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了。比如父母把食物咀嚼碎后喂给孩子,直接亲吻孩子嘴巴,不分餐等等。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非常强,只要染上,它能在胃里存活很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当然,病从口入不止上述提到的这些途径,即使是成年人也难以避免中招。
01吃饭被感染吃饭时的餐具未经消*,或消*不达标,大家一起吃饭时也没有使用公筷的话,这样是很容易感染的。
02接吻唾液中可以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或者亲人之间接吻,很容易感染或被感染。
03生吃不洁食物很多人喜欢吃鱼生,或者涮火锅时肉涮两下还没煮熟就吃了,这些食物的细菌是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如果这些食物受到过污染,也是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
4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是“管住嘴”,做好个人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餐具消*、采用分餐制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消*。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
注意口腔卫生建议使用一段时间的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要经常蒸煮消*。
不要“口对口”喂饭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的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这些习惯可能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感染幽门螺杆菌大多数人不会出现症状,但是它会扰乱我们的肠胃系统,增加患胃癌风险,想要胃健康,做好个人卫生很重要。
??????点阅读原文
联享生活馆承包你的居家好物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