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共享大医生》来啦!
3月25日星期一上午10:10走进直播间的“大医生”——医院医学检验科负责人、病原生物学博士、主任技师*学文。
大医生简介:
*学文,医院医学检验科负责人、病原生物学博士、主任技师。
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擅长病原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诊断。擅长幽门螺杆菌(Hp)、人乳头瘤病*(HPV)以及游离核酸的诊断。
曾担任西藏日喀则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和华东疗养院副院长,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包括SCI论文、中华级论文在内的论文20余篇。目前担任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继脱发之后,其实“胃不好”也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一言不合就胃胀、胃痛、不消化。
不过“胃不好”,除了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以外,你还要警惕这个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接个吻都能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能通过口-口传染,1个小动作就可能召来别人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
◆围餐吃饭不习惯用公筷
◆共用餐具
◆情侣深情Kiss
◆家长用嘴试温度给孩子喂饭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会怎样?
胃胀、胃痛
消化不良、老打嗝
食欲减退、腹泻
嘴巴也躺枪,有顽固性口臭
幽门螺旋杆菌惹出的大麻烦
WHO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一类致癌物,把幽门螺杆菌感染确认为胃癌的致癌因素之一。
◆它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90%-95%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危险性,约1/6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病(要知道,胃溃疡有癌变风险)。
怎样防止被幽门螺旋杆菌“勾搭”上?
1
拒绝坏习惯
长期压力大、三餐不规律、爱吃腌制食物、长期抽烟、酗酒,爱吃刺激性食物都会刺激胃黏膜,降低抵抗力,更易感染。
2
找到弱点
幽门螺旋杆菌很怕热,食物充分煮熟,餐具高温消*就能干掉它。
3
用餐有好习惯
最好分餐制,用公筷夹菜,能大大减少亲口吃进幽门螺旋杆菌;不和婴幼儿共用餐具,更不用嘴试食物的温度来喂孩子,孩子更容易被感染。
4
清洁口腔
餐后漱口,早晚认真刷牙,能减少口腔的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部。
来源:中山六院
快来咨询大医生吧!让《共享大医生》来为你排忧解难。
《共享大医生》每周将有医院副主任以上医疗专家走进直播室,分享医学专业经验,开展疾病直播问诊,让你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著名大医生的医疗服务!
周一:医院
周二:医院
周四:医院
《共享大医生》播出时间:每周一、周二、周四上午10:10--11:00,欢迎收听!
看!黑!板!
以下是重点
听节目不仅能和大医生直接互动,还有福利等着你!
每期《共享大医生》单元会有五位幸运听众获得本单元医疗专家的免费专家号,接受专家的问诊和治疗。
这么厉害的大医生,还不快来围观提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平常
我们总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养得真好”
……
停!停!停!
现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许多孩子也是吃好喝好
但过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小毛病!
深圳的小智(化名)
11岁就因为肥胖,肝脏出了大问题
01
体重接近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化名)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他体重就近斤。
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小智的爸医院检查。
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小智年B超结果
孩子才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肝穿刺是医生用微创方法获取肝脏组织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肝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是作为诊断疑难性肝病的“金标准”。
倘若不是因为体检查出了问题,别说旁人看起来了,连小智都觉得自己健康得不得了。这下突然要让他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
一晃一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
02
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小智今年5月的B超结果
由中度变成轻度
这本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
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加上他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才能准确地查出肝脏的情况。
左:小智,右:小智爸爸
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
3天后
肝穿结果出来了
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
小智的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
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
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
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的余地。
医生说:他这种情况很容易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后转变为肝癌,我们之前都有很多治愈的病例,配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提醒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
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的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不信的话
再举个例子
03
身高cm,体重约斤
30多岁,肝出现问题
33岁的阿超(化名),朋友们都喊他“超胖”,因为过去的他真的很胖。过去的阿超身高cm,体重约斤,顶着一个“福气满满”的将*肚。
阿超有多年乙肝及脂肪肝,因为平常没感觉身体不适,就没有接受正规治疗。
后来阿超才知道,原来“将*肚”其实应该叫腹部型肥胖,指的是那些四肢和脸不胖,但肚子上脂肪明显堆积的人。
当时的阿超压根不在乎身体健康问题,他是一名司机,每天24小时待命等老板指示出车,作息不规律,还有熬夜的习惯。
年11月,阿超总是提不起精神吃饭没胃口,有时候还会胃胀、肝区疼痛,不仅如此阿超的脸色总是*黑色的,十分憔悴。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B超报告结果显示阿超为肝硬化。
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医院又重新为阿超做了“肝穿”。结果显示:阿超并没有肝硬化,诊断结果是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了解阿超的情况,医生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特色诊疗方案。阿超也积极配合治疗,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碰烟酒,坚持每天都去跑步运动。
经过了一年的治疗,阿超的检查结果显示,门静脉的宽度恢复到正常;脂肪肝和“将*肚”一起消失。阿超的乙肝病*也大幅度下降,从“阳性”转为“阴性”。
不仅如此,阿超这一年来积极配合治疗,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不熬夜不喝酒,饮食健康坚持运动,让他成功甩掉了脂肪肝和“大肚子”,减掉了30斤,面色也恢复了正常肤色,说话底气很足。(现在瘦瘦的阿超)
很多人体检查出脂肪肝都不当回事
心想反正很多人都有脂肪肝不会怎样
拿了体检报告直接扔抽屉里
该吃吃,该喝喝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4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
不重视脂肪肝的话
可能发展成癌症
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之遥。
第1步:肝脏只是单纯“长胖”。
第2步:进入体内的脂肪逐步覆盖肝脏,肝脏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
第3步:炎症继续发作,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加厚变硬,即肝硬化。
第4步:肝癌;而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直接转化为肝癌。
值得注意的是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确实,胖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比较高。但别忘了,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问题、内脏脂肪沉积过多等因素,瘦子也可能会得脂肪肝。特别瘦或者短时间内快速减肥的人,肝脏脂肪代谢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脂肪肝。
05
那么,对付脂肪肝
怎样最有效?
在脂肪性肝病治疗中,减重很重要。饮食方面要粗细杂粮搭配;运动要以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应该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min以上。建议在营养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
意思就是说,肝脏不像肠胃
一有什么病痛就能察觉
所以平时更要健康生活
并且要细心留意身体变化
06
脸*、手红、鼻头红
肝不好的人长这样
01
脸色暗*
脸色,可是身上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部位了。比如,一熬夜,脸就立马给你“颜色”看看。
肝脏不好的患者,可能出现胆红素的代谢障碍,导致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色。
02
手掌变红
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色如朱砂。
加压后即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可看见大量扩展连片的点片状小动脉,不仅手掌有,脚底也有。
03
鼻头变红
鼻头部分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04
肚子大
此外,还有肚子大的人,也是“危险分子”。
管住嘴、迈开腿
多运动多锻炼
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文字整理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挂艾、饮雄*酒、佩戴香囊……听国医堂专家说说:端午习俗里深藏的“中医药”文化!苦夏怎么熬?药膳来助力!
推荐指数:★★★★★
长按
体重接近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化名)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他体重就近斤。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小智的爸妈带他医院检查。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小智年B超结果孩子才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
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肝穿刺是医生用微创方法获取肝脏组织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肝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是作为诊断疑难性肝病的“金标准”。倘若不是因为体检查出了问题,别说旁人看起来了,连小智都觉得自己健康得不得了。这下突然要让他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一晃一年过去了情况如何?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小智今年5月的B超结果由中度变成轻度这本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加上他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才能准确地查出肝脏的情况。左:小智,右:小智爸爸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3天后肝穿结果出来了验证了医生不祥的预感。小智的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的余地。医院肝病三科的李主任说:他这种情况很容易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后转变为肝癌,我们之前都有很多治愈的病例,配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医生提醒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在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不信的话再举个例子身高cm,体重约斤
33岁小伙肝出了问题
33岁的阿超(化名),朋友们都喊他“超胖”,因为过去的他真的很胖。过去的阿超身高cm,体重约斤,顶着一个“福气满满”的将*肚。阿超有多年乙肝及脂肪肝,因为平常没感觉身体不适,就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后来阿超才知道,原来“将*肚”其实应该叫腹部型肥胖,指的是那些四肢和脸不胖,但肚子上脂肪明显堆积的人。当时的阿超压根不在乎身体健康问题,他是一名司机,每天24小时待命等老板指示出车,作息不规律,还有熬夜的习惯。年11月,阿超总是提不起精神吃饭没胃口,有时候还会胃胀、肝区疼痛,不仅如此阿超的脸色总是*黑色的,十分憔悴。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B超报告结果显示阿超为肝硬化。为了更好的对症下药,医院又重新为阿超做了“肝穿”。结果显示:阿超并没有肝硬化,诊断结果是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了解阿超的情况,医生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特色诊疗方案。阿超也积极配合治疗,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碰烟酒,坚持每天都去跑步运动。经过了一年的治疗,阿超的检查结果显示,门静脉的宽度恢复到正常;脂肪肝和“将*肚”一起消失。阿超的乙肝病*也大幅度下降,从“阳性”转为“阴性”。不仅如此,阿超这一年来积极配合治疗,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不熬夜不喝酒,饮食健康坚持运动,让他成功甩掉了脂肪肝和“大肚子”,减掉了30斤,面色也恢复了正常肤色,说话底气很足。(现在瘦瘦的阿超)很多人体检查出脂肪肝都不当回事心想反正很多人都有脂肪肝不会怎样拿了体检报告直接扔抽屉里该吃吃,该喝喝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
不重视脂肪肝的话可能发展成癌症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之遥。第1步:肝脏只是单纯“长胖”。第2步:进入体内的脂肪逐步覆盖肝脏,肝脏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第3步:炎症继续发作,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加厚变硬,即肝硬化。第4步:肝癌;而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直接转化为肝癌。值得注意的是瘦子也会得脂肪肝确实,胖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比较高。但别忘了,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问题、内脏脂肪沉积过多等因素,瘦子也可能会得脂肪肝。特别瘦或者短时间内快速减肥的人,肝脏脂肪代谢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脂肪肝。那么,对付脂肪肝怎样最有效?在脂肪性肝病治疗中,减重很重要。饮食方面要粗细杂粮搭配;运动要以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应该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min以上。建议在营养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意思就是说,肝脏不像肠胃一有什么病痛就能察觉所以平时更要健康生活并且要细心留意身体变化脸*、手红、鼻头红
肝不好的人长这样
1
脸色暗*
脸色,可是身上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部位了。比如,一熬夜,脸就立马给你“颜色”看看。肝脏不好的患者,可能出现胆红素的代谢障碍,导致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色。2
手掌变红
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色如朱砂。加压后即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可看见大量扩展连片的点片状小动脉,不仅手掌有,脚底也有。3
鼻头变红
鼻头部分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4
肚子大
此外,还有肚子大的人,也是“危险分子”。总之,
别拿脂肪肝不当回事!
合理饮食、运动,健康生活
才能尽可能避免“小病”成“大病”
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疫情通报
6月21日0-24时,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21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50例)。
浙江在线健康网综合自深圳大件事、医院、浙江省卫健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平日里
常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养得真好”
……
停!停!停!
现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许多孩子也是吃好喝好
但过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小毛病
深圳的小智(化名)
11岁就因为肥胖,肝脏出了大问题
体重接近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化名)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他体重就近斤。
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小智的爸妈带他医院检查。
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小智年B超结果
孩子才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肝穿刺是医生用微创方法获取肝脏组织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肝穿刺活检准确率高,是作为诊断疑难性肝病的“金标准”。
倘若不是因为体检查出了问题,别说旁人看起来了,连小智都觉得自己健康得不得了。这下突然要让他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
一晃一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
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小智今年5月的B超结果
由中度变成轻度
这本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
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加上他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才能准确地查出肝脏的情况。
左:小智,右:小智爸爸
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
3天后
肝穿结果出来了
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
小智的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
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
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
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
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的余地。
医院肝病三科的李主任说:他这种情况很容易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后转变为肝癌,我们之前都有很多治愈的病例,配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提醒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
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的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不信的话
再举个例子
身高cm,体重约斤
30多岁,肝出现问题
33岁的阿超(化名),朋友们都喊他“超胖”,因为过去的他真的很胖。过去的阿超身高cm,体重约斤,顶着一个“福气满满”的将*肚。
阿超有多年乙肝及脂肪肝,因为平常没感觉身体不适,就没有接受正规治疗。
后来阿超才知道,原来“将*肚”其实应该叫腹部型肥胖,指的是那些四肢和脸不胖,但肚子上脂肪明显堆积的人。
当时的阿超压根不在乎身体健康问题,他是一名司机,每天24小时待命等老板指示出车,作息不规律,还有熬夜的习惯。
年11月,阿超总是提不起精神吃饭没胃口,有时候还会胃胀、肝区疼痛,不仅如此阿超的脸色总是*黑色的,十分憔悴。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B超报告结果显示阿超为肝硬化。
为了更好的对症下药,医院新为阿超做了“肝穿”。结果显示:阿超并没有肝硬化,诊断结果是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了解阿超的情况,医生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特色诊疗方案。阿超也积极配合治疗,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碰烟酒,坚持每天都去跑步运动。
经过了一年的治疗,阿超的检查结果显示,门静脉的宽度恢复到正常;脂肪肝和“将*肚”一起消失。阿超的乙肝病*也大幅度下降,从“阳性”转为“阴性”。
不仅如此,阿超这一年来积极配合治疗,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不熬夜不喝酒,饮食健康坚持运动,让他成功甩掉了脂肪肝和“大肚子”,减掉了30斤,面色也恢复了正常肤色,说话底气很足。
(现在瘦瘦的阿超)
很多人体检查出脂肪肝都不当回事
心想反正很多人都有脂肪肝不会怎样
拿了体检报告直接扔抽屉里
该吃吃,该喝喝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
不重视脂肪肝的话
可能发展成癌症
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之遥
第1步:肝脏只是单纯“长胖”。
第2步:进入体内的脂肪逐步覆盖肝脏,肝脏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
第3步:炎症继续发作,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并逐渐加厚变硬,即肝硬化。
第4步:肝癌;而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直接转化为肝癌。
值得注意的是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确实,胖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比较高。但别忘了,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问题、内脏脂肪沉积过多等因素,瘦子也可能会得脂肪肝。特别瘦或者短时间内快速减肥的人,肝脏脂肪代谢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脂肪肝。
那么,对付脂肪肝
怎样最有效
在脂肪性肝病治疗中,减重很重要。饮食方面要粗细杂粮搭配;运动要以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应该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min以上。建议在营养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都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
意思就是说,肝脏不像肠胃
一有什么病痛就能察觉
所以平时更要健康生活
并且要细心留意身体变化
脸*、手红、鼻头红
肝不好的人长这样
1、脸色暗*
脸色,可是身上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部位了。比如,一熬夜,脸就立马给你“颜色”看看。
肝脏不好的患者,可能出现胆红素的代谢障碍,导致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色。
2、手掌变红
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色如朱砂。
加压后即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可看见大量扩展连片的点片状小动脉,不仅手掌有,脚底也有。
3、鼻头变红
鼻头部分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4、肚子大
此外,还有肚子大的人,也是“危险分子”。
管住嘴、迈开腿
多运动多锻炼,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孩子将来长的高不高,看看身体这3个部位就知道!超准5岁娃游泳竟让一家六口都染病!这些游泳池的细节你都注意了吗?
半岁宝宝头骨被咬穿,需做开颅手术!眼下正高发……
为什么要生孩子?胡可的回答刷爆朋友圈熊黛林产后十天就到诊所就医!一张图让无数女人心疼:我也是!一位妈妈的心声:我为什么爱晒娃?纪录片《生门》,讲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收藏!“孙老师家庭药箱”火了!专治反复发热、鼻塞、咳嗽…80%的儿童发热在家就能解决
宁波婆婆帮儿媳带小孩,半年开价1万5…这钱该给吗?如果婆婆有这些特点,超过三条以上,劝你们别住在一起!
回复以下关键字查看相应知识集合帖:
江北|发烧|咳嗽|腹泻|便秘|哮喘|鼻塞|湿疹|辅食|疫苗|性早熟|孕期营养|母乳|早教|妇科|
来源:深圳大件事、医院
版权声明:本文图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当请联系处理
本文小编:圆瘦瘦,欢迎爸比妈咪们来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