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到生长发育,完全脱离母体后适应外界的能力不足;又形体稚嫩,天生脾气虚弱,各脏器成而未全,对于食物的消化能力比较弱。
从开始接受全流质的母乳和奶粉到半流质的米糊,再慢慢到跟成人一样的饮食结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宝宝的脾胃以及消化能力,所以小朋友比成人更容易胀气、积食、消化不良。
该如何
尽量避免、或者减少
宝宝胀气和积食呢?
首先:喂养要定时,根据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顿数。直至6岁后恢复跟成人一样的饮食;饭量不受控制,由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但是每日的肉量必须严格控制。其次:3岁以上的宝宝,一般不应该喂食,要培养自主进食的好习惯。通常到2岁,宝宝会自己吃饭,就可以不喂了,同时不劝食、不诓食。要让宝宝意识到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要尽量让宝宝们找到吃饭的乐趣;专心吃饭,不玩耍进食,当然,家长们也要做好榜样工作噢。最后就是多饮水,人体百分之七十二都是水分。每日摄入足够的水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机能,所以,不管新生儿还是已经上学的小朋友,都应该多饮水,而且白开水最宜。小朋友脾胃固然虚弱,但是正确的喂养;不仅能顾护宝宝娇气的脾胃,还能减少宝宝生病次数。
按照此法调整,许多家长反馈:
小朋友翻身睡觉踢被的情况大有好转;长期坚持下来的,孩子生病次数都变少了。
所以小朋友的喂养宝爸宝妈们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