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翱翔学子宅家探究,面对这样的考验与挑战,指导专家与教师及时改变指导方式,做到课题指导“不断线”,师生联系“不断档”。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是“翱翔计划”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培养基地、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课程基地,多年来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张毅主任带领的管理团队的引领下,在十四中翱翔优秀教师团队的努力下,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年5月24日,采用线上形式完成第十二批翱翔学员结题答辩。
本次基地答辩邀请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李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彩霞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刘进、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席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田德文研究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建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周岚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秦方副教授担任评审专家。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张毅主任、徐健老师、李海英老师莅临指导。十四中*委书记韩伟民、教学副校长刘杰、教学主任郑金姬带领的指导教师团队,以及生源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教师于放也参加了答辩会,同时,第十三批翱翔培养学员旁听了答辩会。
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培养基地答辩分会场由十四中教学主任郑金姬主持,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课程基地答辩分会场由十四中教学副校长刘杰主持。两场答辩会由*委书记韩伟民致辞,并整体介绍了十四中学作为基地校一年来的工作,特别是疫情期间采取的创新举措,并对基地学员、基地校指导教师和专家的辛苦付出,以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给予的指导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加本次基地校答辩会的学员共十三位,分两个会场汇报了自己的探究作品。
迟倚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迟倚迅的研究课题是《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探究哪些因素对网约车使用率及使用意愿产生影响,提出网约车平台改善服务、*府加强监管的四点建议。
秦石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秦石的研究课题是《高中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针对学生、家长、老师提出了建议。由于疫情的爆发,学生都要在家上网课,手机的使用与学习效率之间的权衡就更为重要了,也让此课题更具有了研究价值。
许嘉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许嘉伦的研究课题是《北京市民对的满意度调查报告》,通过线上采访、在网上阅读文献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