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大部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都发生在......
幽门螺杆菌
是人类的宿敌
早在5万8千多年前
它就已经开始
蹂躏人类老祖宗的胃了
时至今日
它势力不减,甚至更加猖狂
幽门螺杆菌: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细菌,在我国发病率非常之高,总体感染率达59%,约8.3亿人,同时儿童的感染率也高达40%。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它可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进而刺激和损伤胃粘膜,引起多种肠胃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也就是说
有8亿中国人惨遭感染
同时感染这么多人
幽门螺杆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科学家们推测
主要是依靠两种途径
?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
等等……
没你想的那么直接
粪-口传播通常都是
间接喝了被粪污染的水源
不过随着公共卫生的发展
这种粪-口传播将会被控制住
另一种口-口传播
主要发生在家庭场景里
虽然具体的传播途径不明
但流行病学的研究
给我们提供了2个重要线索
?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尤其是妈妈
她的子女会更容易被感染
?大多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发生在5岁之前
小孩是怎么被感染的?
目前推测有:
除了传播诡异
幽门螺杆菌捣起乱也不含糊
它能化解胃酸的攻击
并钻进胃黏膜里
开始了自己罪恶的生涯
它欺负胃黏膜细胞
调戏免疫细胞
引发没完没了的炎症反应
渐渐的
就形成了「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
然而!
就在幽门螺杆菌在胃里
胡作非为之时
现实中的我们却……
毫无感觉!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下面几种比较典型:
①食欲下降、胃胀:主要由局部病菌入侵导致胃部功能受损,消化速度缓慢并无法吸收营养物质,进而引起胃口下降、食欲不振、胃胀等表现。
②胃痛:幽门螺丝杆菌长期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部炎症,导致疼痛。
③反酸烧心:该病菌在胃部寄生的过程中,影响了胃功能,导致胃酸分泌量增多,进而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
④口臭:大约80%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出现口臭的现象,主要由于胃功能下降,无法彻底消化食物味道,使“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引起。
也有部分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会表现出什么明显症状,这时得配合专业的检查。
尿素[13C/14C]呼气试验,可以准确反映体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具有方便、准确率高、无痛苦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检测方法之一。
正因为这种「隐形」策略
让幽门螺杆菌有机会四处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幽门螺杆菌并不会自愈
反而可能引发消化性溃疡
还有些会导致萎缩性胃炎
进而增加胃癌的风险
(胃癌由多方面因素导致,幽门螺杆菌是会增加风险,但不是一定致癌)
那么问题来了
每个人都要做
幽门螺杆菌检查吗?
40岁前
没查过幽门螺杆菌的
就可以去查一次
40岁之后
建议直接做胃癌筛查
不用单独查幽门螺杆菌
孩子一般不用查,做好预防
通常建议成年后再检查治疗
比较推荐的检查有:
?吹气检查
碳13/14呼气试验,需空腹
检查前,不要吃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抗体
需要抽血
治疗后复查不用查抗体
查出阳性,都要根除吗?
对于根治幽门螺杆菌,目前的首选方法是四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入铋剂。不过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具体如何搭配还需因人而异。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
一般以下人群需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如果符合条件的,医院诊治,如果没有符合上述指征的,密切观察,做好预防即可。
我们该如何
预防幽门螺杆菌?
预防主要以
保护孩子为主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等途径传染,所以想要预防,平时在这些方面可多留意:
(1)做好卫生工作,勤洗手,尤其是吃饭前、如厕后。口腔卫生也不得大意,早晚都要刷牙,最好3个月换一次牙刷。
(2)定期给碗筷厨具消*,吃饭时最好实行分餐制,尽量避免互相夹菜,尤其是要避免给孩子嘴对嘴喂食。
(3)如果在外面吃饭,最好选择卫生环境好的就餐环境并自带碗筷,减少传染几率。
做到了这些
就能从一定程度上
降低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风险
其实
只要大家够了解它
幽门螺杆菌也没那么可怕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