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以疼痛为主症的消化道疾病。古代文献称之为“心痛”、“心下痛”。患者多表现为反复性上腹部疼痛,胃脘部痞闷或胀满,食欲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酸过多。此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扭转、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中。饮食不慎、情志不畅、劳累或受凉等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中医认为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是胃痛发病的基本病机。
基础施灸穴位为: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可根据具体的分型增加配穴:
一、食积伤胃
伴随症状:胃脘疼痛胀满,饭后加重,打嗝有酸腐气味,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出后疼痛减轻。
增加穴位:胃俞、合谷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二、寒邪犯胃
伴随症状:胃痛突然发作,畏寒喜暖,得热后胃痛减轻。
增加穴位:神阙、合谷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三、肝胃气滞
伴随症状: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胁,情绪不佳时疼痛会加重,患者喜欢叹气并伴有嗳气返酸。
增加穴位:肝俞、太冲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四、脾胃虚寒
伴随症状: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食后胃胀,伴有食欲下降、腹泻,四肢酸软,畏寒喜暖等。
增加穴位:关元、脾俞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五、瘀血停滞
伴随症状:胃脘刺痛,疼痛部位固定,顽固难愈,按后疼痛加重。
增加穴位:血海、内关
左右滑动查询穴位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往期经典回顾
中医取穴方法
小儿腹泻艾灸穴位
痛经艾灸穴位
肺炎中医艾灸配穴
申明:
穴位图位置仅供参考,具体位置根据文字描述取穴;
涉及医疗内容,仅供参考。
传艾君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