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胃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再送二十条董洪涛博士关于艾灸的黄金语录
TUhjnbcbe - 2021/8/12 18:08:00

常有人说,热证忌灸,或阴虚不可灸。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我们知道,灸法可以温阳补虚,使衰退的机能兴奋起来,但灸法亦能抑制功能亢进,使之趋向平衡。灸法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灸能激发人体元气,既可补虚,又可泻实,不论病人或健康人都可用灸。当然,若阴虚阳亢,用灸需讲究方法与技巧,不可滥用。

02

小儿腹泻,一般都可用艾条灸天枢或合谷穴,多有显效。对于慢性腹泻,或急性腹泻诸法无效,则当灸命门穴。以我的理解,灸命门可以调动肾中阳气,最能产生速效。其法类似于西药的可的松,但又无可的松的诸多副作用。推之,灸命门不但可用于小儿腹泻,大人腹泻亦可。再者,凡慢性诸病及肾者,亦可灸命门。

03

我小儿一岁许,前几天略受风寒,发烧,伴流清涕、腹泻,但精神不差。趁小儿熟睡时为灸两合谷穴,用艾条温和灸,边灸边观察,其两面颊渐见红润,各灸十分钟,再摸前额,烧已退去。连续治疗两次,诸症皆愈。小儿感邪,往往轻浅,家长最好学点中医,多可速愈,千万别滥用抗生素,若邪气内陷,则大病丛生。

04

每天的艾灸时间,何时为好?有病友自述,感觉早晨和中午艾灸效果最为明显,而晚上最差。从中医来分析,人的阳气于上午升发,中午最旺,此时用灸,则灸火可以促进阳气的升浮,故此法适合于阳虚及阳气不升的病情;若想敛火下行,则晚上更好,晚上人的阳气敛藏,此时灸涌泉,甚能借天地之力以收敛浮火。

05

金代医家李东垣记载了一个过度用灸的病例:“昔有人年少时气弱,常于气海、三里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添热厥头痛,虽冬天大寒,犹喜寒风,其头痛则愈。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五七年不愈,皆灸之过也。”从此病例亦可悟出:气弱之人不妨用灸,有培元固本之功。只是不能过度施灸而已。

06

人体的阳气升发,头脑就会清醒;阳气下沉,头脑就会昏沉欲睡。老年人大白天看报纸、看电视时经常打瞌睡,甚至正说着话时也打起盹来,或者睡着后不容易叫醒,醒后手脚发麻,行动迟缓,这些都是阳气不宣通的反应,西医认为是脑血管病的先兆。及时服汤药或针灸最有良效,灸法可取足三里、悬钟、百会诸穴。

07

治大病重病,需要开源节流,有三个要点:一则要养元气,元气是生命的根本,但光是补元气也不行,还需要调理平衡。比如,灸膏肓俞可能导致虚火上浮,需要配合针灸足三里或气海,可以引火下行,才不会引起虚火上炎;二则要清心,心静则君火不动,元气不会拔根;三则要绝欲,如此方不至于妄耗肾精。

08

有的人极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送二十条董洪涛博士关于艾灸的黄金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