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多脾胃虚弱,有胃病或是胃痛症状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脾胃肠道的疾病,目前来讲是相当的普遍,可以说95%以上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的症状。那么胃痛怎么样处理?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
脾胃肠道在整个消化系统,在人体里面占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有句话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的生化,身体所有能量营养的提供,第一个处理的口就是脾在处理,如果它的功能出了问题,就等于是它的原材料,在供应去造气血这个环节出就出了问题。
好比工厂生产产品,这个产品在加工的过程当中,它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原材料在进行初加工时就已经出了状况,可想而知,如果第一道工序就有问题了,它会影响最后的出品率,然后会有很多报废的原材料堆积在那里,导致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工厂的效益。
胃,就是把在这个关口的,如果这一道关口,它的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整体的消化吸收,气血能量的提供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自然而然,整个人体的气血能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把脾胃跟肠道还有整个消化道调理好的话,是在所有的治疗或者所有的调理的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这个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后天的根本。
如果一个人脾胃不好,就等于是动了他后天赖以生存的一个基础,可见这个影响是很严重的,所以会看到,但凡是脾胃有问题的人,消化吸收有问题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症状,比如贫血,低血压,低血糖,或是手脚冰凉,面色萎*,女性的月经不调等等跟气血相关的症状出来。
在中医里面,脾胃是表里关系,其实他们是一对儿,一对夫妻一样的,一个管内一个管外;胃,它主要是负责糜烂食物,把吃进来的东西负责磨碎,变成可以深加工的原材料。如果胃的功能出问题了,就等于是原材料会出问题,深加工到脾去转化气血的时候,自然会出状况。
如何去调好这个胃?首先得清楚是哪些状况会引起胃痛,或是胃的一些相关的症状出来,因为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不清楚原因,胡乱的弄,可能这个调理的效果就不尽人意。
胃痛:胃寒
胃寒一般是比较普遍的症状,或者说胃寒是基础,因为胃寒了,诱发其它的一些问题,当然这句话,不是绝对,是说大多数的胃寒。
我们可以去测试一下自己胃部的温度,可以把手伸到自己的胃部去摸一摸,看看你的胃部是凉的还是热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如果胃寒的人,手摸进去的时候,胃部这里的温度,它跟别的地方的温度比起来是要低很多的,摸上去是凉凉的,好像摸到一块冰块,而且,透出来的寒都是有点刺骨的。
有的人的胃,按一下是很硬,就像一块死肉一样,说明胃部这一块的微循环很差,整个气血都过不来。如果胃既寒,胃部的循环又不好,自然,这个胃部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因为没有气血过来,就没有充分的营养送过来,那胃细胞吃不饱东西的时候它怎么干活呢?就像我们一样的,吃不饱,要天天工作,你也会消极怠工,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有了胃寒的打底在这里,平时的胃部就特别容易受到这种寒的冰的凉的东西的影响。当你有胃寒的症状时,再加上寒凉的刺激,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诱发胃痛,而且这个痛,来势凶猛、剧烈。
胃痛的原因:已有胃寒现象,加上食用生、冷、寒、凉的激化。
这种胃痛,典型的标志是,刚好吃了生冷寒凉的东西而引起的胃痛。而且,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用热的东西,比如用热的盐包,或用一个热水袋,就是用热的东西去刺激或者是外敷胃部,立马疼痛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按摩一下推一下,搓热捂一下,都能够去缓解这个症状。这个时候,就是胃里面进了寒邪的东西,引了胃部的血管痉挛。这是由于寒气进去之后收缩痉挛,导致循环不畅,刺激了胃,随之出现疼痛的症状。
处理方法:
1、浓姜水+红糖热服。
2、胃部升温化寒,可用艾灸,热水袋,盐包等热的工具通过增加胃部热能,升温散寒达到祛痛的目的。
3、中成药,良附丸对胃寒引起的疼痛效果好。
胃痛:积滞
胃痛的原因:体内积食,大便不畅,同时伴有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吐不消化食物。
这类的胃痛,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同时还有大便不爽快,天天有都有拉,但是拉不干净,不成形;舌苔厚腻有痰湿,或是积食,垃圾堵塞代谢不出去,所以才导致舌苔变厚。
遇到这样的现象引起的胃疼,一般要先把他的大便通开,因为,如果大便不通畅的话,它塞在里面,胃部的东西就不能够顺利的下行,就会堵塞在里面,整个消化道是一个管道,就像一个下水道一样的,下水道底部堵住了,那么上面的东西,它就不能够顺利的下行,它就会塞在里面,引起疼痛。
处理方法:
1、通畅大便,疏通肠道。
2、中成药,保和丸。
3、钟介福款(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胃痛:肝气犯胃
这也是在平常比较多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人的情绪也会引起胃痛。在中医里面,脾胃是属土的,肝是属木的,木克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肝郁气滞的时候,它会引起胃部的一个症状,包括胃痛,胃胀,大便不畅通,食欲不好等等这些。
胃痛的原因: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胃胀,大便不爽,食欲欠佳。
像这种由于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疼,可以通过疏肝解郁来去缓解这个疼痛,通过推整个肝经,按太冲穴,把肝的郁气散出去,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症状的一个目的。
对这个症状,也有一个中成药推荐给大家,就是柴胡疏肝散,专门针对情绪变化波动之后的胃的不舒服,胃胀胃疼,就是吵了架,生了闷气,或者说是有一些事情闷在那里,压抑,这个时候引起的胃疼,就可以用柴胡疏肝散。
处理方法:
1、疏通肝经,点按太冲穴,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
2、中成药,柴胡疏肝散。
胃痛:肝胃郁热
这是一种灼痛感的痛,就是热痛,感觉胃里面是灼热感,而且痛的程度比较激烈,容易烦躁,口干口苦,舌红,苔*。
这种胃痛诱发的原因,主要是脾气比较大,生很大的气,发很大的火之后,或者是熬夜,三更半夜不睡,然后,吃太多热性的东西,伤了胃,同时,由于没有睡,或者是由于动怒之后,肝火又上来了,这两个夹杂在一起引起的胃痛。它跟前面的肝气犯胃,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现在是灼热的痛,就是里面已经有火了,这个是大家要区别开来的。
胃痛的原因:肝胃郁热引起的,伴随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苔*。
处理方法:化肝煎与左金丸同用
肝胃的郁热,就用化肝煎跟左金丸同时来使用,针对由郁热引起的这种灼热感的胃痛,还有包括口干口苦,舌红苔*的,伴随烦躁,脾气大,这样的症状。
胃痛:脾胃虚寒
这种是胃隐隐作痛,而且像第一种一样,它是喜欢温的、热的东西,然后喜欢按。空腹的时候,疼痛会加重,吃了东西之后,疼痛会减少,而且,容易吐清水,食欲不是很好,人容易疲惫,手脚容易不温暖;大便溏稀,舌苔淡白,所以,这种是长期的一个脾胃虚寒,也就是说脾跟胃,它的功能都在下降,是一个虚症。
胃痛的原因:脾胃虚寒,伴随胃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泛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处理方法:*芪建中丸
以上总结了关于胃能可能是有哪些原因诱发的,还伴随着哪一些症状,同时给大家也推荐了适合使用的中成药。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症状,参照上面的方法自己去选择,看哪一类的中成药适合你来使用,其实中成药如果用对的话,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需要大家辩证准确后使用。(任何处方药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中成药,使用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在胃痛的时候去治疗,只是起到一个缓解症状,或是消除痛苦的一个作用,真正的还是在于平时的“养”,所以,养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但现在的人经常搞反了,认为治疗才是重要的,养不重要,如果养的好,就不会去发展成为一个疾病的状态,所以,还是在没有病的时候,开始介入,去养,它会省很多的事儿。
平时如何养胃?
饮食:管住嘴
饮食是重点要注意的,很多的胃病其实就是管不住嘴而造成的,所以当你的胃有症状的时候,尤其要去管好自己的嘴,饮食要清淡,少吃多餐,因为胃的消化功能已经下降了,不能够暴饮暴食,增加胃的负担,这样子只会增加这些症状,同时,肥甘厚腻,辛辣寒凉的要尽量少吃或是不吃。
管好了这个入口,等于是减少了进入身体里面的伤害源,再去调理胃的症状的时候,就会好调很多。有的人反复的胃病调不好,在于没有把自己的饮食这块规范起来,只是一味的去调而不去管理,就是一边调一边在伤害,所以这两个作用力最后相抵消,等于是没调一样,所以重中之重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我们在整个健康管理的过程当中,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的主观能动性跟你的配合度,它占治疗效果的50%甚至70%以上,有的就是你主导的,因为一个习惯不好,所有的治疗可能都是白搭。
艾灸:养胃
艾灸话是自己都能做的,只要能够坚持。这些就在于大家重不重视跟认不认可这些方法,愿不愿意去坚持,如果你愿意去坚持,愿意去做的话,我相信很多的小的毛病已经被你消灭掉了。
对于改善胃的功能,排瘀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因为它可以直把胃这里的垃圾跟淤堵的东西,通过外力把它排出体外,直接把这一块的微循环改善,它对改善胃部的症状是相当明显的。
只要把胃的功能改善了,把肠道吸收的功能改善了,很多的虚症,或者说一些小的病,一些慢性病,它都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的恢复。
调理胃的中医外治方法:
1、艾灸
2、排瘀,对胃部(中脘、关元进行排瘀是可以快速改善胃肠功能的有效方法)。
声明:文章内容整理自医养馆刘秋华老师的中医课程《外治综合疗法之胃痛》。手把手教你学中医,让中医生活化,在家就能中医自助,让你做自己的私人医生。本文所介绍的中成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语音课程请扫码前往免费收听学习↓
强健脾胃,首选食疗古方——八珍糕!
钟介福八珍糕是百年老店钟介福堂传承明清宫廷养方的产品,选自山东生山楂、河南怀山药、云南白茯苓、贵州薏苡仁、苏州芡实果、福建莲子肉、河北嫩麦芽、陕西白扁豆八味道地药材制成,经过初选、炒制、研磨、烘焙等繁杂步骤后制成。
根据药性不同,将山楂一味炒制炭状,去除生山楂滑肠作用,达到调和脾肾的功效。
茯苓祛湿药性上行,薏仁祛湿,药性下行,一升一降,使得体内元气运转起来,达到去除脾胃湿气功效。莲子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芡实入脾胃二经,具有固肾涩精功效;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三味药材在滋补脾肾的同时,兼具收涩作用,防止随补随散,身体不能真正的吸收。八味药材之中,山药、白扁豆是滋补脾阴的;茯苓是滋补脾阳的;薏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也因此将八珍糕视为千年养生第一方。
钟介福八珍糕根据现代人脾胃问题,将古方进行改良,更贴合现代人体质。根据男性滋补需求,改良生产夫子八珍,配以“覆盆子”“黑枸杞”,脾肾同养更强健;根据女性养颜需求,改良生产玉人八珍,配以“玫瑰花”“红糖”,调养女性容颜;根据小儿健脾需求,改良生产少儿八珍,配以“炒鸡内金”“陈皮”,精调小儿脾与胃,并针对糖尿病及特殊体质人群生产无糖八珍,不添加任何蔗糖。
钟介福温馨提示:想要购买或了解咨询的请扫描下方